未來中國智能家居的大本營,一定在杭州
“我覺得首席智能官(CAIO),首先不是一個純技術的概念,如果單從技術方面來講,一個CTO就行了。首席智能官要帶領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,需要從整個戰略層面對商業模式進行重構,恐怕只有董事長、CEO這樣的一把手才行。”鴻雁電器有限公司(簡稱“鴻雁電器”)總裁王米成對記者說,“我之前看過學集(涂鴉智能CEO王學集)談首席智能官的報道,跟他接觸下來,我覺得他本人就是一個標準的‘首席智能官’。之前也有人跟我開玩笑,說鴻雁(電器)的‘首席產品架構師’就是我——既得懂技術,也得懂市場——某種程度上,跟這個‘首席智能官’的概念有點類似。”
▍鴻雁電器有限公司總裁王米成
作為鴻雁電器的“首席智能官”,論及帶領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,對王米成而言,并不陌生。
1988年畢業伊始,他就進入鴻雁電器工作,在過去三十年的從業經歷中,王米成也只情歸這一家企業。“我也有很多機會可以去其他企業,但能在鴻雁(電器)待到現在,還覺得挺熱愛的,就是因為我們不斷在轉型,一直有讓你興奮的東西,吸引你去做一些事情。”王米成說。
自2005年升任總裁至今,他已經帶領著這家企業實現了兩次整體轉型。從2010年鴻雁電器進軍LED“智慧照明”行業,到2013年公司制定“從智慧照明到智能家居再到智慧城市”的轉型升級路徑,“智能”一詞被牢牢鎖定,發展思路非常清晰。而2016年提出“將智能面板打造成智能家居入口、平臺、終端”的戰略,以及通過“智慧路燈+充電樁”項目進軍智慧城市領域的布局,乃至今年“iHouse全屋智能解決方案”的推出,都可視為對于鴻雁電器整體智能化轉型大局的進一步分解與落地。
▍鴻雁智慧生活體驗館
這位“既懂技術,也懂市場”的總裁,由于常年奔赴在跑市場的前線,被笑稱為“別人家的老板”,而鴻雁電器也因此總被誤認為是純粹的民企。
事實上,地處杭州的鴻雁電器是一家老牌央企,隸屬于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鴻雁電器曾率先研發出86型電器裝置件產品,并一舉搶得市場先機。而在隨后國有企業體制機制轉型的過程中,鴻雁電器也一度經歷了改革的陣痛。王米成在回顧企業轉型的歷程時說,“市場經濟沒有國企、民企之分,跟我們打交道的伙伴、客戶,像涂鴉(智能)這些企業,并不會因為你是哪種市場主體而區別對待。我們必須積極轉型,擁抱云端、擁抱物聯網。”由于踩準了窗口期,幾次智能化升級之后,鴻雁電器再次站在了行業前沿。
面對未來,王米成表示“前所未有的樂觀”,“如果你看到我們現在的報表,或許會覺得沒有什么大的突破。但無論是大股東、合作伙伴,還是內部管理團隊,以及我本人,都非常淡定,也非常開心。因為我們知道,后面的成功是可以預見的,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成功。”
以下為采訪摘要:智能面板的底氣
智能家居的入口與平臺之爭,至今延續,未曾消弭。智能音箱撬動了市場,也啟發了用戶,但它是不是唯一的,或者最佳的入口?這一點,始終存疑。
Q:如您所言,智能面板在與智能音箱的對比中,存在很大優勢。但為什么從2016年提出這個構想至今,市場上依舊是智能音箱占據主流呢?
A:說智能面板是終端,沒有異議;關于入口方面,異議比較多。最近幾年,尤其是互聯網企業的加入,大家都在爭入口。入口這個東西,一定是用戶平時高頻使用的。大家是公認的是,把手機作為移動端的入口,因為用戶已經形成習慣了。在家居領域,也有人把語言控制作為入口,因為這也是接受度比較高的控制手段。
但語音控制不等同于智能音箱。不能說因為語音控制接受程度高,就做一個音箱,然后把音箱做成一個入口。
有關這一點,我經常問這樣幾個問題:如果半夜三更全家都睡下了,你還對音箱說“開燈”,是不是會把家人叫醒?又比如,由于語音控制有干擾性,當你處在一個人聲嘈雜的環境里,是不是就很難操控音箱?再比如,如果你家里面有聾啞人士,他們該怎么操控語音呢……
語音控制或許是一種比較好的手段,但不要高估它的作用,尤其不要以為智能音箱就是唯一的入口。它是不是最佳入口,都有待商榷。我覺得,當前大家談很多問題,都是從純技術的角度在談,而不是從用戶的角度。
我們回過頭來看,經過這幾年的市場證明,智能音箱對于全屋管理是有很大的局限的。更多的人把智能音箱當成年輕人新潮有趣的玩物;或者,在環境相對簡單的一居室里,配上一個音箱,做移動的語音控制;又或者,在某些特定場合,比如做家務時,雙手不方便,通過語音發布一個指令。
說到智能面板的底氣,我覺得首先是分布廣,觸手可及,且使用高頻,這是做入口級產品的前提。試想,我們回到家,每進入一個房間,第一件事就是開燈,而在手邊最方便的地方,也一定有開關和插座,這些入口是天天使用的。第二,使用的體驗比較好,因為用戶已經習慣了,不需要再去教育和培養。一個開關,不僅年輕人會用,老人孩子也會用,而后者恰恰是智能手機的短板。家庭是一個多元結構,如果不解決短板,那么智能家居的普及是不可能的。第三,智能面板成本很低,且安裝非常方便。與動輒幾千塊的智能手機和幾百塊的智能音箱相比,開關插座的成本是可控的。如果我們把它升級到智能化、物聯網化的程度,是能夠真正實現全屋式、普及型、進入千家萬戶的智能系統的,這才是入口的意義。
對于鴻雁(電器)來說,我們在用戶端的產品和技術是有沉淀、有底蘊的。我們多年來與建筑、裝飾領域合作,始終在與用戶打交道,更了解用戶和他們的使用習慣,而不是單純玩技術、自嗨,或者教育用戶。需要教育用戶的產品,不如符合用戶天性的產品。
▍孩子也能用的智能語音面板
全屋智能是一個生態
那些期待一家獨大、獨攬智能家居市場的野心,終將告破。這個空前巨大的市場上,誰也無法一口氣吃個胖子,優勢互補才是上策。
Q:智能面板要實現本地與云端的后臺技術的打通,是指鴻雁電器與IoT企業之間的合作嗎?
A:對的。在平臺的合作上,我們是經過了一番選擇的:要選擇與用戶有廣泛接觸的互聯網平臺,在業內要有實力、有號召力,要把云平臺的建設放在戰略層面推重,當然,地緣優勢也很重要。
智能家居搞了這么多年,國內國外的企業都在搞,但大家各做各的,做了十多年也沒做起來。智能家居應該是一個生態,而不是單品。從技術方面來講,它涉及無線、通信、傳感技術,也涉及軟件系統的開發;從用戶方面來講,既有家電的使用,也有監控、門禁、開關、水務等多方面。在這種情況下,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獨自把家庭的智能化做完整。
要做完整,就要形成一個互補型的生態圈,結合企業各自擅長的力量,給用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。互聯網公司的硬件是短板,也恰恰是我們的強項,這也為雙方的合作,共同建立生態圈提供了可能性。如果這個體系內都是你的競爭對手,那這生態也建設不起來。
與涂鴉(智能)的合作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王學集之前是阿里云的總經理,在云的方面,他有著非常深入的見解。成立涂鴉(智能)后,他們也在做平臺、做生態。后續合作中,我發現他們對用戶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。
三年前,我們提出“智能面板做入口、平臺、終端”的概念時,心里還不太有底。但今天的智能面板,已經不是原來的概念了,不再是單純安裝一些通訊傳感設備,而是一個交互屏,從安防、攝像頭,到家電的管理,整個的控制端口,都換到了智能面板上。我們的智能面板有一百多個品種,在家裝領域,開關插座是剛需,由于它的便捷性,可以實現全屋智能中最廣泛的覆蓋,平臺的作用也就體現出來了。
Q:與其他IoT企業相比,您覺得涂鴉智能有哪些不同呢?
A:從全屋智能方面來講的話,涂鴉(智能)有自己的核心優勢,它更精準、更專業。尤其是在支持智能家居方面、在云平臺的建設方面,做得更精細、更符合用戶的需求。一些核心技術的模塊,其實已經做到行業領先的位置了,還在不斷投入。有的企業,即使有了好的想法,也不見得有人關注,但涂鴉(智能)能夠很好地吸引投資者。資本的注入,對于他們開發海外市場,布局國內市場都有很大幫助。
我個人有一個判斷,未來中國智能家居的大本營,一定在杭州。因為有涂鴉智能這樣IoT的企業在,而且生態圈內還在不斷孵化更多的企業。
